在充分总结抗疫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下一阶段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需求,广州市近日出台《广州市加快医学检验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方案》,力争打造千亿规模医学检验产业集群,培育3-5家百亿规模创新型龙头企业和一批细分行业冠军企业, 进一步推动广州医学检验产业集群向更高更好水平发展,全面提升体外诊断产品创新研发水平和医学检验服务水平,打造医学检验产业集群高地,将
广州市关于加快推进医学检验产业的意见
集群发展实施计划
第一,发展的基础
广州的医学检验行业起步早,基础好。涌现出以金宇医药、金奎大基因、万福生物为代表的一批龙头企业。
依托广州国际生物岛、广州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等创新载体,以及丰富的优质医疗健康资源,形成以医学检验服务为主导,聚集体外诊断试剂研发制造、病理诊断、物理治疗、数据服务、冷链服务等上下游相关市场主体的产业集群。
2020年,全市医学检验产业规模超过450亿元,近年来一直保持中高增长。技术研发能力、运营企业数量等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二。一般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的发展阶段,加强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提升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加快构建支撑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总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经验,通过强化要素支撑、调整产业结构、规范行业标准、优化应用场景,激发医学检验行业创新活力,加快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释放生物经济新动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
(2)主要目标
“十四五”期间,将努力打造千亿级医学检验产业集群,培育3-5家百亿级创新龙头企业和一批细分领域冠军企业,全面提升体外诊断产品创新R&D水平和医学检验服务水平,打造医学检验产业高地,成为广州产业的“新名片”。
三。主要任务
(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实验室耗材、功能蛋白、培养基等关键原材料的R&D和生产,加快光学传感器、离子敏感场效应晶体管、智能生物芯片等关键基础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实施重点工程为目标,努力搭建国家重大创新平台,推动技术创新突破,研发高技术体外诊断试剂、检测仪器设备,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二)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医学检验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构建医学样本资源公共管理和服务平台,盘活科研创新资源。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逐步开放医疗健康数据,促进行业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发展。
(三)实验室自建检测方法发展(LDT)项目。支持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开展LDT项目业务,探索形成相关指导原则和管理办法,有条件的通过医疗机构试点、项目备案等措施,允许自主创新、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验证的LDT项目服务于临床推广。
(4)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鼓励医院的临床检验、病理诊断等业务对外合作和参与医联体、医联体建设。支持医院的医学检验、病理、影像等部门与第三方医学实验室共建。推进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互认,提高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和同质化水平,实现医学检验、病理诊断、医学影像等服务、数据和信息共享。
(5)建立第三方“分专业”体系。发挥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优势,开展全面优质的专业化专项检验服务;推进诊疗一体化,打造第三方“分专业”服务生态圈;与医院合作建设专科学科和培养人才,协助医院科研机构开展临床科研。
(六)深化医学检验项目推广。鼓励医疗机构根据临床实际需要,联合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开展新项目,提出新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申请。支持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通过与医疗机构合作,推动更多医学检验项目的医保覆盖。
(7)拓宽体检应用场景。将“平战结合”的专业化、规模化防疫模式运用到重大公共卫生和公共卫生实践中,做好规模化检测能力储备。拓展POCT和家庭自查的应用场景,提高体检覆盖面,提高体检应急响应和快速动员能力。探索“护士银行”服务,鼓励广州市医务人员提供互联网加护理、居家护理、社区康复护理、慢病管理等服务。
(八)打造智能医学实验室产业新生态。推动“检查、诊断、治疗”各环节与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引入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服务等领域的产学研机构参与智能医疗设备诊疗系统研发,打造智能体检和医疗产业生态,大力支持医疗人工智能应用。
(九)完善医学检验行业标准。建立医学实验室诊断数据的质量控制标准体系、使用规范和管理制度。提高地方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主导全行业标准的制定。
(十)支持龙头企业提升规模。以行业整合为导向,鼓励龙头企业跨领域、跨地区对外投资,交叉持股,兼并重组,形成上下游一体化企业集团。支持符合条件的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并购重组。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加快推行“链长制”,依托广州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链、医疗健康产业链,由市领导分管全面工作,研究需要市级综合协调解决的重大问题,督促区级链长开展工作。二是加强市、区联动,完善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医学检验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机制和常态化沟通机制。三是成立工作专班,通过“链主(子链主)企业+产业联盟”牵头建立重点领域行业标准,联合中小企业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协同研究。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落实主体责任,协调推进重大规划和各项政策措施落实,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不拘一格吸引人才。根据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的行业特点,放宽高端人才的资质条件。鼓励医学检验人才多元化就业和执业。二是为职业发展留住人才。同等条件下,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在业绩认定和项目申报时优先考虑。向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开放科研项目。第三,科学培养教育人才。认可有资质的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3)优化产业生态。
一是提升产业服务水平。成立医疗器械申报服务中心,优化产品注册审批流程,加快医学检验产品研发上市。加强重大产业项目招商服务,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高端医疗设备和精密设备生产项目布局,打造高质量制造业集群。二是促进产业协同。积极开展跨行业交流和资源对接活动,推动医院与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深化共建合作。三是引导产业“走出去”。推动广州医学检验行业品牌全球营销,支持企业“出海”开拓市场,提升行业国际影响力。
(4)激励人们行动。
鼓励相关部门锐意进取,积极行动。支持创新发展,先行先试,包容错误。坚持严管与关爱相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严格落实“三区分”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无先例可循或政策边界不清就会有相关风险;如果因为第一次尝试而出现失误或达不到预期效果,要区别对待,妥善处理。失职追责,免责。切实增强部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扬“开创新局面”的改革精神。